一部好的小说,应当把人物的命运和他所处的时代很好的联系起来。当读者看到主人公或者主人公身边的人,在大时代背景下命运的起起伏伏,方能体会命运的无常与对生活的感叹。《战争与和平》、《百年孤独》,《平凡的世界》皆是如此。
《活着》这部小说,讲述了徐福贵一生的故事。徐福贵本身是地主家少爷,因为又赌又嫖,在龙儿设下的骗局中,输光了家产。之后经历了国民党后期的统治到解放战争、土改运动,再到大炼钢铁运动,自然灾害时期等。
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,福贵从丧父开始,失去母亲、儿子、妻子、女儿、女婿到最后的外孙也因为吃豆子被撑死。生命中的温存被一次次死亡撕扯的七零八落,像风中的落叶一般。但福贵的记性却是极好的,他记得每一次的场景,每一次的失去。他以平淡的口吻,讲述着发生在他生命中的苦难,他并没有抱怨,也没有歇斯底里。但是,正是这样平淡的口吻,更增加了读者内心的震撼。
余华笔下的《活着》,整个小说情绪流是把握的极为出色的。小说中并没有其他小说一样的细致的场景描写和渲染,所有的场景都是以一种极其简练的手法进行叙述。这样的手法,拉进了读者对福贵记忆的真实感,同时也让读者更容易的跟随者余华的笔,感受福贵生命的变迁。
自己读这部小说的时候,是完全陷进去的。从开头看着福贵游手好闲,吃喝嫖赌的愤怒,恨不得亲自教训福贵一顿。到后面福贵幡然信任,和家珍一起为生活而奋斗,自己也为他们感到高兴。后来情节跌宕起伏,自己一直是不停落泪的状态。在余华的笔下,每当生活中出现一点点希望时,命运似乎不肯放过福贵这个可怜的人,总会在之后给他沉痛的一击。一件件悲剧总是接二连三的接踵而至,令人无法喘息,令人黯然神伤,令人忍不住落泪。
中国人的感情总是含蓄而内敛的。不论是妻子对丈夫,父母对孩子,孩子对父母,感情总是敛而不放的。《活着》中,福贵的家庭成员,互相之间都是相亲相爱的。福贵的父母是爱福贵的,即使福贵将家产全都输了出去,年迈的父亲和母亲也没有太多怪罪的意思;福贵的妻子家珍是爱福贵的,虽然年轻时福贵总到外面鬼混,但是却依然和他相濡以沫;福贵的孩子有庆和凤霞是爱福贵的,他们用自己的方式,关心和帮助着这个家庭。但这些爱却又是内敛的,他们从未说出口,这些爱却能从平常的生活中感受到,这便是中国家庭的爱——家庭成员间互相关心,互相照顾,爱却在心头口难开。
阅读《活着》的时候,小说给自己心灵的冲击是巨大的。福贵家庭中,每个人都是善良的、质朴的。他们身上似乎包含着中华民族所有的传统有点,坚韧不拔、勤劳勇敢、善良诚实。家珍和福贵两个人辛苦劳作养活这个家庭;两个孩子凤霞与有庆也非常懂事,小小年纪遍能分担起家庭的困难,这种懂事,让人心疼、心酸。他们的遭遇却是不幸的,可以说是即为不幸的,家珍患上了软骨病,并连续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。凤霞从小就特别懂事,但却因为一场高烧变成了聋哑人,后来不舍得与父母分开,偷偷跑回了家,福贵和家珍便舍不得将她再送人。最后嫁给了二喜,凤霞聪明伶俐,过上了一段安生日子,最后却又死在了产床上。有庆为了让鞋子不至于磨坏,即使大冬天也光着脚上学。听说要义务献血,第一个跑到了医院,却被活生生的抽死在了医院。
这些悲剧一场接着一场的上演,每当看到一点生活的曙光的时候,悲剧却接二连三的降临。当福贵描述这一场场的悲剧的时候,并没有刻意渲染其中的哀伤和悲痛,只是平平淡淡的将这些事情叙述出来。但当读这些文字的时候,却能感同身受的体会到悲伤,真真切切的痛只能夺眶而出。
罗曼罗兰曾经说过“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,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”,活着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情了,在未知的命运面前,我们能够做的,只有热爱生活,热爱身边的人,热爱清晨的每一缕阳光,热爱从叶尖滑落的每一滴露水,热爱绽放的不知名的野花,热爱生活。